雨港
第四十九期 西方哲学史学习主题:第四讲 康德的认识论:因果性问题
第四讲 康德的认识论:因果性问题
四 因果性的历史渊源
1、因果性的问题是西方两千多年科学精神的传统,这是一个主要的支柱。如何理解这句话?(读完整个这个小节再回答)
因果性形成了自然的规律,通过规律性形成自然科学的体系,在命题和原理之间划分出层次,相互区别和联系,由此产生了原因和结果,寻找规律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传统。
2、请复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中世纪有什么变化?到了近代,科学蓬勃发展,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有什么变化?
质料因、形式因、动力因和目的因,是其四因。
中世纪把这些四因运用到对上帝的证明上面。
到了近代自然科学,不再谈目的因,关注质料因、动力因,在科学精神上追求形式因,
3、什么是科学精神?
所谓科学精神,就是要寻求事物的本质,不要单纯看现象,要通过现象看它的本质。
4、西方科学精神的主流思路什么?
主流思路是不要只看它的结果,而要循着这个结果去追寻它的原因。
5、和西方科学精神对比,古代中国的科学精神有什么不同?以中医为例讲解。
中国的科学思想主要是关注事物的结果,不太关注它的原因。
比如中医里面的经络,没有办法客观验证,只是经络学说它有用,看它的疗效。
6、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有什么继承和发展?
形式不再是空的形式,它包含动力因,来自于先验的自我意识的统觉,体现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,由此恢复了目的因,因为意识一定有一个目的,向着某个目标,作为它的对象,意识是和对象区别的意识,这个目的是具有统觉的能动意识的目的,因此具有动力。
五 康德对因果性的重建
1、康德从什么问题开始重建因果性?
康德从因果性是否具有先天根据来重建它。
2、康德的“先天”和“普遍必然性”有什么联系?
先天包含普遍必然性。
3、什么是先天知识?从康德的角度,因果性是不是一种先天知识呢?
具有一种普遍性,而且有一种必然性,必然规律,就是先天的知识。
是的。
4、为什么有原因?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先天地断言一定存在原因?康德是如何论证的?
因为因果关系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。
因为我们具有知识,只有通过我们主体先验固有的一套观念体系,把握经验,建立起经验的客观规律、因果规律,才能形成知识。
5、如何理解先验的观念性?如何理解经验性的实在性?
先验的观念性是我们主体先验固有的一套观念体系,它是先于经验的。
经验性的实在性是说在经验中是客观存在的,有经验上的综合方面。
6、请分辨经验性的实在性和物自体的实在性?
与物自体的实在性相比,经验性的实在性是主体建立起来的。
7、康德的“实在性或者客观性”和普遍必然性有什么联系?为什么?
它们是相同的。
因为它们是不可违背的,在任何时候,它都起作用,它都有效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所以是普遍必然的。
8、一切经验知识里面都有先天的因素。如何理解这句话?先天的因素里包括哪些?
先天的因素不是从经验知识里面找到的,而是经验知识的构成离不开它,它是认识主体先天固有的结构。
它包含有时间空间和因果范畴。
9、康德考察了因果性的经验的运用,因果性的范畴只能够用在经验上,它不能用在先验的方面。如何理解这句话?
因果性是人的规则,在经验的现象中有效,不能先验的用于物自体之上。
10、因果性范畴虽然是个先验的范畴,但是它不能够做先验的运用,这是康德一个很重要的原理。如何理解这句话?
先验的范畴本来就是为运用于经验而提出来的,如果得不到经验验证,而先验的用于物自体之上,那么得到的结果就是无法想象的,不知道是否是主观性的产物。
11、因果性既然是一个先验的范畴,它如何能够用在经验的对象身上呢?
因为它是一个先天的形式,先天的形式可以结合后天的经验性材料,形成经验知识。
12、康德认为,经验知识有几个来源,分别是什么? 这体现了康德的认识论有什么特点?
经验知识具有两个来源:先天的形式和后天的材料。
他的认识论具有感性直观和理性反思双方的特点。